可穿戴:从酷炫到医疗还有多远?

时间:15-02-19 栏目:互联网资讯 作者:爱说云网 评论:0 点击: 1,461 次

[如果可穿戴的消费品是为了让生活更简单,那么医疗设备还要在更简单的基础上保留其功能性]
可穿戴市场在2015年正在迅猛地发展。然而,头脑里最先跳出来的“智能手表=手表+计步器”真的是这个行业的最佳缩影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未来可穿戴设备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将远不限于此。
在商业嗅觉灵敏的企业眼中,搭建通向远方的桥梁正是新的商机所在,已有医疗设备的厂商在试图改变。英国IDC中国董事总经理戴一非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如果可穿戴的消费品是为了让生活更简单,那么医疗设备还要在更简单的基础上保留其功能性。”
寻找黏度最高的用户
互联网公司一直在探索把多媒体、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整合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进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设备。在可穿戴设备上,走得最远的无疑是它们。
2015年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也出现了更多的可穿戴产品,运动健康的功能更是成为了标配。随着厂商的更新,功能也已经不再局限于“计步”,肺活量、血压、心率、心速包括睡眠记录、卡路里都尽在掌控之中。
这类企业的服务对象往往是体能健康的正常人,所提供的健康服务医疗级别还有不小的差距。不过这也已经满足了一些用户的基本需求。
“我知道自己的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平时戴上手环看看自己一天的运动量有多大而已。”“尝鲜”运动手环的梁先生告诉记者,他通常以此制定自己的健身计划,看看是否完成目标。不过他也坦言,并非每一次跑步都会想到要戴手环。
或许企业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是究竟谁会有动力长期不懈地坚持使用可穿戴设备,是普通人还是那些在特定时段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格外关注的人,比如孕妇和长期慢性病的患者?
根据iMediaResearch数据,2012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为4.2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将达到12亿元,2017年将达到4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0%。
在上海一家三甲医院学习工作的谢兴元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上海,很多康复中心已经开始运用一些智能设备,比如利用交互技术训练患者的反应和握力。不过,更多时候,这些治疗设备离可穿戴还太遥远。”
据机构预测,用于远程病人监控和在线专业医疗的应用,将在2017年占到整体可穿戴无线设备市场的20%。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98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3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20%。
上海证券医疗行业分析师赵冰则告诉记者:“可穿戴医疗设备对于病情的检测很有帮助,但没有对医疗行业产生变化和影响,未来会广泛应用。”
医疗派破冰
可穿戴设备中的医疗派主要是医疗便携设备厂商,以专业化方案提供血压、心率等医疗体征的检测与处理,甚至已经出现厂商对细分病症的人群进行关注。戴一非告诉记者,和她们公司合作的一家专注于医疗器械和个人健康用品的公司就在做这样一件事。
记者从一家医院的康复科室了解到,传统的康复方法为采用绑带和支架类的矫形器固定病人的足部,再辅以相应强度的训练。“除了规定动作需要有专人在一旁指导,这样的固定也可以在家进行,方便病人练习,只不过角度需要通过人为调整,对病人的家属会带来一定麻烦。”一位护士这样告诉记者。
戴一非提到的公司产品在第二代研发时还是定位于给医院使用,产品是由步态分析采集器、主机、绑带、电极线、导电粘胶皮肤电极、足底传感器、神经肌肉定位仪、CD(装有上位机软件)组成。在医生的指导帮助下,将刺激神经的电极片固定在可变形的绑带上穿戴于病患腿部,通过传感器将步态信息输送给主机进行智能计算,以此来控制电流刺激的强度和频率。
既然是给患者而非正常人使用,为什么不能再方便一点?本着这样的设计初衷,公司再次进行了改良,取消了定位器和足下的一组传感片,无需借助医生,可以由患者自己单手穿戴,并进行一键式的操作和使用,第三代产品在重量上从原来的200g降到了90g,而且这款设备可以在2.5小时左右充满电,实现连续工作10小时,成为了方便个人使用的可穿戴医疗设备。
“我们与深圳讯丰通合作的足下垂治疗仪,通过智能算法对应病人的步态分析进行功能性的电刺激帮助行走,并不断收集病患的相关数据,关注病人的康复情况变化。数据还可以通过USB上传到电脑上形成个人电子病历,再拿到医院去用相应开发的软件进行分析测量。”戴一非说。
作为当下新兴移动医疗的体验终端,可穿戴医疗设备除了具备平时看到的酷炫产品收集体征数据的常规特点,也有实际治疗的功能。这是此前许多标榜“健康管理”的可穿戴设备所不具备的。而与一般的便携式医疗设备相比,它也为未来的远程问诊打下了收集数据、形成电子病历的基础。
现实难题
“有这样的设备是很先进,但是对同一病症,每家医院都会有不同的量表来测量,像足下垂有一些公认的指标比如踝关节活动角度、肌力,更多的体征可能要根据各家的医院标准来确定,也要看收集到的数据院方是否认可。”谢兴元说。
这正反映出智能医疗设备的推广并不容易。除了企业有意愿投入研发进行生产,可穿戴医疗设备还面临着制造、销售等一系列难题。
设计的问题厂家可以解决。产品在设计时就要考虑人体工学,同时也要考虑外观。“比如我们的产品针对腿部的患处,通过让设备的外形与腿骨贴合就可以找到需要刺激的神经,为了减轻重量,我们也去寻找了新的材料,不影响正常穿衣的美观。”戴一非说。
销售则没那么简单。通常可穿戴医疗产品会更有针对性,最早都是从相关的医学论坛开始推荐,主要走医院渠道。不过,这不意味着零售渠道上接触不到这款定价在5000元左右的产品。记者在淘宝几家药房的官方旗舰店和京东商城上都有搜索到这款产品,然而购者寥寥。
“对于医疗设备,医保体系、商保体系以及包括除了医院、药店之外的销售渠道的开拓都对产品的销售产生重要影响,在国外助行仪已纳入医保体系,但在中国目前还没有这样健全的渠道,如果产品能纳入医保,有更多病患的使用才能促进真正的大数据收集。未来会实现互联网、远程医疗和终端使用相结合的情况,转向大数据的分析和管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戴一非看来,真正发挥可穿戴医疗设备作用所需要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比如投资、政策、医院和病患的配合以及充分收集数据的时间。
赵冰认为,移动医疗对于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前景的改变仍存争议,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目前就是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增长期”。根据《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投资金额的前四大领域为基因检测、医药电商、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应用,这其中发生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投融资行为最多。

相关文章

OpenStack在天河二号的大规模部署实践
views 1354
OpenStack正在成为事实上的IaaS标准,其本身的设计架构赋予了其高度的可扩展性。尽管如此,在千节点量级的大规模部署中,仍然有许多因素决定了实际实施中需要在整体架构和细节优化上进行多方面的尝试与探索。本文分享在天河二号千节点规模上进行大规模部署的实践经验,并介绍团队在基于OpenStack构建...
移动互联时代CFO变身记
views 1849
美国零售巨头Target在邮件中向一位中学女生推荐孕婴用品及其优惠券,被其父亲强烈质疑与抗议,在获得道歉后,父亲却发现女儿真的怀孕了。Target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被认为是其在大数据营销等方面精密的探索。 不过在客户身上搜集信息用于营销决策,也可能存在数据安全的风险。2014年1月,Target公...
云存储,何时才能真正踏上云端?
views 1543
2014年空难不断,自3月份开始至今,可谓是航空历史上最黑暗的岁月之一,接二连三的航空事件,马航的MH370和MH17、复兴航空的GE222和阿尔及利亚的AH5017,让全球的人们对于我们的航空出行产生了恐惧。在媒体的报告中,纽约时报提出了一个全世界人民都在关注的问题,“真正在云端的飞机们,你们竟然...
互联网金融尝鲜 网购可“先试后买”
views 1704
互联网金融尝鲜 网购可“先试后买”   在网上买东西不用先付款,直接下单就能收货,小微金融服务会先帮你付费给商家,试用后觉得不合适不影响二次销售还能直接退货,不用与商家商洽连运费都有运费险进行补偿……日前,天猫与小微金服联手试水一个新的互联网金融项目—在天猫服装类目悄然运行“先试后买”。 据介绍,...
物联网产业渐成规模 2015年或将超7000亿元 -...
views 1567
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和宽带发展联盟联合主办的“2014宽带通信及物联网高层论坛”上,电信研究院发布了物联网白皮书。通信标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党梅梅对物联网白皮书进行了详细解读。 受各国战略引领和市场推动,全球物联网应用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物联网所带动的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物联...
下一个云计算的大事件:谷歌拥抱Docker...
views 1648
谷歌对当今最热门的云计算技术Docker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在谷歌看来,Docker也是一个足以改变人们创建软件方式的东西,它能让任何程序开发人员更轻松地、即刻地体会到海量计算性能的优势。 北京时间6月10日消息,据Wired报道称,谷歌对当今最热门的云计算技术Docker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
全息交互设备来了! 用户可以触摸到虚拟世界中的物体...
views 1790
12月4日,据mashable网站报道,英国一家名为Ultrahaptics公司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3D交互式触觉技术,该技术借助超声波,能够为全信息图像提供一种触觉回馈,说得通俗点,就是可以让用户“触摸”到虚拟世界中的物体。 最初,这项技术是由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室开发,这项技术借助超声波,并通...
银行存款大增,互联网金融去了哪儿?...
views 1682
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前期的政策利好和窗口期的红利已经基本上被使用完了。先来看一组最新的数据:据年中时点的统计数据,四大行6月存款大增2.2万亿,同期贷款新增约2900亿。预计6月全部金融机构存款增加可能达到3万亿,同期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新增量可能达到9500亿左右,交行金研中心则预计当月贷款高达1....

声明: 本文由( 爱说云网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可穿戴:从酷炫到医疗还有多远?

可穿戴:从酷炫到医疗还有多远?: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