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课堂应如何创新

时间:14-12-02 栏目:大数据 作者:爱说云网 评论:0 点击: 1,773 次

随着大数据时代出现,有人曾这样预言,随着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基于网络的教学形式的出现,我们这些中小学教师弄不好是会下岗的。
这也许不是危言耸听。
当我们孩子天天拿着IPAD,随时随地搜索、了解各种知识、资讯时,他们是这个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而我们从“50后”到“80后”的教师,充其量只是网络世界的移民而已。移民怎么教原住民?
当我们的学生有了MOOC、微课、翻转课堂、在线课堂后,学生的知识,再不必完全依赖书本、教师或课堂时,过去那种授受关系的教育——老师教、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做作业;老师出试卷,学生考试卷——还有多大的存在必要呢?
更可怕的是,我们的学校、教师并没有做好准备。有人说,我们今天不在网上就在上网的路上,可是学校却明确规定学校不许有Wifi,不准上网,不得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我们的教育管理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技术,还停留在农耕时代,甚至原始时期:一味地拼时间,游题海,上班签到,下班签走,上班期间还有没完没了的巡查、通报。管理者更多地将精力转移到备课笔记检查、推门听课、教学质量分析(其实就是开会表扬和批评)上了。
面对这样的大数据环境,教师和学校还是知识的权威和殿堂吗?当下的“大数据”环境,究竟会给中小学教师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准备好了吗?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教师如何做教师?今天,小编带来语文特级教师凌宗伟的一篇文章,为你揭开大数据时代的“为师之道”。

教师要走进网络

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许多情况下是要借助网络技术的。比如在线教育、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我们在设计制作的时候,重要的恐怕不只是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借此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理念和生活观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走进网络,关注网络上与我们所教学科有关的甚至没有关联的新动态、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否则,我们这些移民跟那些原住民的沟通是会发生阻滞的。即便是“屌丝”、“打酱油”、“油菜花”之类的网络词语,看起来肤浅的东西,但如果我们不走进网络,我们在原住民面前就永远只可能是一只“菜鸟”,即便是这样低层面的东西,我们如果一无所知,也是会影响我们的教育行为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匹配的。
另一个方面,我们必须尽可能从台前走到幕后,从屏前面走到屏后去。我们如果真想要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展示,我们就得走进幕后,给他们以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支持,或是默默的支持。所谓“从台前走到幕后”,即尽量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你成为他的帮助者,影响者。而“从屏前面走到屏后”强调的则是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教师要做终身学习的引导者

有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时,网络催生了电子游戏。电子游戏可以传播知识吗?当然可以。尤其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电子游戏、动漫,充满惊奇险恶,迎合了青少年的猎奇心理,早已经将孩子们兴趣吸引过去了,某些知识也在这个过程中如影随形地传递给了孩子。这些知识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帮助学生建立甄别和选择的理念和能力,正需要今天的教师来作为引导。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师需要的是互联网思维,并在互联网思维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要为前提,以服务为方式,以分享为快乐。并将这样的思维方式传递给学生。
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理所应当成为学习理念的引导者,要在我们的引导下让学生明白:游戏,也是学习,关键是我们如何学习。上学不止是为了升学,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增长知识,使得我们未来有更好的生活。如果一个学生只把升学当做他的唯一目标。如果我们学校教师也只把升学当做唯一的目标,那是要出问题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上吊,为什么最近有父亲因为孩子作业没完成就痛下毒手?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剖析,去引导学生思考和剖析。

教师要做知识学习的指导者和领跑人

今天的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领跑者,要先学一步。我认为,所谓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老师在课堂上跟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引领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学习,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要知道,有些知识因为学生的人生经验所限,靠自己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必须依靠我们这些教师去讲授。不要把那些专家的话都奉为神明,譬如一堂课只允许讲15分钟,15分钟能讲个明白吗?但是换过来讲,有些问题需要讲15分钟吗?这都是常识性的问题,其实我们真正要解决的是如何讲的问题。
我经常讲,我们要用学生明白的话讲学生不明白的道理,好比我们要从哲学的层面和社会学的层面与学生谈教育、谈人生,最好的方法恐怕就是没有一个哲学概念和社会学概念。好教师一定是这样的。是能让学生明白,往同一个目标去,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路径的。我们这些做教师的要明白的是,这路径是要在我们的引领下由学生自己探寻的。这当中,需要分享的,就是我们的经验。

教师是问题探究的合作者和帮助者

合作学习这个词语对我们而言,早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了。但合作学习更需要的是对学生有具体的个别化指导,因为不同的人学习的情景和背景是不一样的,他的出生,他的人生经验,尤其是他前一个学段所在学校教学对他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比如,实验小学的学生跟乡村小学的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结构肯定会不一样。我师傅曾经常讲,城里的孩子跟乡下的孩子比比,什么都不一样,就连看的广告多少都不一样,你看看城里的孩子,出门就看到广告,乡下的孩子出门看到的是什么,是田野,天空,不一样的。
指导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具体化的。我们经常讲头脑风暴,但它还是有一个组织者,教师的功能其实就是一个组织者,不仅是课堂组织者,同时他还是教学资源的组织者。学校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恐怕是要设法把学生的“知”与“行”从网络中解放出来,互联网会解决“知”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行”,基于网络的探究也只是探究而已。如何做?如何实践?我相信这是教师们大展宏图的新领域。

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组织者

如何把学校的课程资源跟教材的内容,跟学校所在的社区以及当下的社会事件组织起来?在这点上我是比较擅长的。我每到一个地方讲课,我都会很自觉地把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最近发生的事件跟主题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个好教师需要有一种教学敏感,所谓教学敏感,就是遇到某个社会问题,你就思考是否有教育教学价值。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有教学价值的,更不能所有的资源都有教育的价值,尤其是今天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就更需要我们教师的教学敏感。
我们应该牢记,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但是我们刚才已经讲了,我们不要奢谈课程资源的开发了,很多人恐怕连命题的能力都已经弱化了,这是个相当可怕的情况。所以在今天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的确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又往往缺乏这个意识,都以为自己是高等师范毕业的,自己所毕业的是所谓的名校,自己的教学难道还有问题吗,难道还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吗?

教师更要能够潜心阅读,滤过无关

今天的教师需要做到:一边积累,一边捡选。
对于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微博微信上的只言片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它们积攒起来,所谓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说的就是积累的作用和价值。我们要克服的就是一经而过、熊瞎子掰玉米式的阅读,或者用我的表述来说,叫“博客式阅读”。我们要慢慢地养成把自己的经验知识积累起来习惯。
我们的电脑、手机用了一段时间就要更新,就要杀毒,就要删除冗余信息和浏览痕迹,提升机器的运转速度。零零星星电脑要杀毒,要删除那些上网的痕迹,要把垃圾给清除掉。如果我们不定期对吸收的信息中的垃圾病毒实施清除,就不仅会影响我们“头脑”这部机器的运行速度,甚至会使这部机器瘫痪死机。及时清理机器,绝不只是为了将那些有用的信息留存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将那些信息勾连起来——专业术语就是“关联”与“建模”。
这当中对信息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打个比方:一辆很高档的轿车,你将什么都塞进去了,那就变成一辆垃圾车了。进入一辆豪华汽车的用物,是一定要跟这车子相匹配的。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筛选、删除、关联、建模,是要建立在教育价值和教学价值的基础上的。
保持纸质书刊阅读的习惯,我们买的书,一定要让它真正地成为“我的书”,这个话貌似很哲学。所谓“我的书”是非读不能成的。我们经常讲把书读厚,把书读薄。如何读厚,又如何读薄?这是要花功夫的,比如批注圈点就是读厚的一种,根据批注写出来的阅读体验就是读薄。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生活、见识、思考融在其间,有充分的闲暇跟自己的思想打交道。大数据时代,我们恐怕更需明白“书本是谨慎地,含蓄地写作的,也应该谨慎地,含蓄地阅读”,“一本书,能解释我们的奇迹,又能启发新的奇迹,这本书就为我们而存在了”(梭罗语)。

教师最终应朝人生导师的方向努力

在这个离不开网络与手机的时代,教师的作用绝对不会像某些专家预言的那样变得越来越弱化,越来越虚无。相反的是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试想一下,一个人,一天到晚总是面对着冷冰冰的荧屏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作为教师一定是清楚的。
我之所以认为今天教师的作用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还不只是出于对孩子们总是生活在网络世界中的担忧,更出于我们对教育的价值与作用的思考。学校教育的作用,绝不仅仅是为升学,教学也绝对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教育的价值更在于帮助人认识和理解人生,教学重要作用则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面对网络世界的原住民,我们有责任帮助和指导他们去筛选和建构,去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自己的学习路径,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我们的作用绝对不是让他从60分考到70分,70分考到80分,99分考到100分。
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早已经不是知识的控制者了,在许多知识面前我们甚至已经落在学生后面一步,几步了。我们的优势或许就只有阅历和经验了,然而,这正是学生身上所缺乏的,也是他们最需要的。或许我们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东西就在这里,仅此而已。

相关文章

mongodb备份与恢复方法大全
views 3780
一. 备份单台mongodb 1. 文件快照方式 2. 复制数据文件方式 3. 使用mongodump方式 二. 备份复制集 1. 将复制集中要恢复的成员移除集群 2. 运行mongorestore --oplogReplay命令 3. 创建oplog 4. 恢复oplog ...
选举大数据研究 美两党火拚-应用案例
views 1530
  大数据研究是美国选战的重要策略,民主党在两次总统选举中领先,但共和党急起直追,网路与手机的数位流动资讯,已成胜选的关键。   美国千禧世代支持者研究网路资料,拟定选举策略,是总统欧巴马两度入主白宫的重要推手;民主党虽在11月的期中选举落败,但大数据(Big Data)研究更为精进,年轻人较支持...
中小企业CIO怎样磨合管理软件?
views 1603
如今,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实施管理软件,但通常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并不懂管理软件,更别说软件选型和实施了。因此,企业管理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职务--CIO。 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服务提供者与管理者,CIO与管理软件有着相同却也截然不同的使命。相同点是皆服务于企业信息化;不同的是,CIO的使命是,...
42页PPT干货!R在行动广告大数据的应用-技术方案...
views 1210
网易的实时计算需求 对于大多数的大数据而言,实时性是其所应具备的重要属性,信息的到达和获取应满足实时性的要求,而信息的价值需在其到达那刻展现才能利益最大化,例如电商网站,网站推荐系统期望能实时根据顾客的点击行为分析其购买意愿,做到精准营销。 实时计算指针对只读(Read On...
云计算支撑大数据 应用实现价值
views 1526
云计算的发展对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大数据时代给政府、互联网公司、IT企业及行业用户带来了哪些挑战和基于?哪些领域是大数据应用的沃土? 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已被广泛认为是支撑信息化应用和业务模式创新的核心,其技术与产业发展,以及应用的推广普及,对于我国深入推进两...
亚信张灏:打通各行业数据壁垒 让大数据变现畅通无阻...
views 1766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企业所拥有的数据日益激增,如何更好地挖掘数据价值,进而指导业务发展,产生更高效益,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和追求的方向。2014中关村大数据日上,亚信提出了大数据资产的概念,及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大数据资产价值的最佳实践。借此机会,CSDN专访了亚信大数据事业部总经理张灏,请他分享了亚信对...
BDTC 2014讲义尝鲜:15家机构论道大数据实战...
views 1718
2014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已圆满落幕,这里为大家送上本届大会的第一手干货,分别来自Hortonworks、IBM、Intel、VMware、eBay、阿里、腾讯、网易、搜狐、携程等机构。 2014年12月12-14日,作为大数据领域最具影响、规模最大的IT盛会——2014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暨第二届C...
百度实时计算平台的实现和应用
views 1580
百度实时计算平台的实现和应用     “大数据”在互联网行业中已是普遍现象,一家公司每天累积的用户行为数据甚至已不能用TB来衡量。海量数据对实时分析和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时处理程序必须确保在严格的时间内响应,通常以秒为单位,甚至是毫秒。传统的批量计算模型已无法满足这些要...

声明: 本文由( 爱说云网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大数据时代,课堂应如何创新

大数据时代,课堂应如何创新: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