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与智能停车场系统:更加安全可靠-RFID

时间:14-12-19 栏目:云计算与物联网 作者:爱说云网 评论:0 点击: 2,251 次

首先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RFID。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译成中文大家就熟悉多了,就是射频识别。这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然后读写其相关数据,但又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说到这里大家该好奇了,有什么用呢?用处自然是很多的,下面我们聊聊RFID 在智能停车场管理方面的应用。

  RFID在智能停车场管理应用

  两种主流技术

  目前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中RFID的一个主流技术是采用感应式ic卡和图像识别作为管理手段,同时具有红外遥感控车门开关和防盗报警及倒车限位等功能。这套系统是伴随着ic卡、近距RF射频识别卡、远距离射频识别卡等新型识别技术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它克服了磁卡及条码技术的缺点,具有寿命长、使用方便、不易损坏、高保密性等特点,使停车场智能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感应式ic卡加图像识别的管理技术,支持远距离和近距离两种读感器,支持永久卡和临时卡的工作方式,具有自动识别、记录存储等功能,能够防止资金流失。由于这项技术是图形对比与ic卡配合使用,达到防盗车的目的。

  RFID技术与智能停车场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此外,目前业内还有一种主流技术:非接触RF卡识别技术。它继承了ic卡技术的优点,保密性高、不可伪造,省去了刷卡过程,提高了识别速度。由于该技术在识别系统中不存在活动机械装置,杜绝了塞卡现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对于收费停车场而言,识别系统的可靠性就意味着停车场的可靠性。因此,只读式RF非接触识别卡成为停车场管理系统中理想的识别技术。按识别卡的制造工艺,非接触性识别卡可分为反向散射卡和声表面波卡;按识别范围又可分为近距离RF(射频)卡和远距离RF(射频)卡。近距离RF卡采用反向散射技术,识别范围一般在0.3米~0.6米。由于识别距离较短,需要持卡人在读卡设备前出示识别卡。远距离RF卡采用先进的声表面波技术,拓展了卡的识别范围、提高了识别速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非接触识别技术的优点。车卡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识别。

  此外,由于采用高速识别技术,即使在高速通过读卡装置也能被识别。多年的运行记录表明,其有效识别率接近100%。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通过以上两种技术有效防止了人为因素给停车场管理带来的破坏和干扰,实现大厦、物业小区停车场的智能化科学管理,可控制费用流失、提高运营效率、确保车辆安全。

  管理模式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一车一卡一位”的管理模式,即从车辆进入停车场一直到车辆驶离停车场,与这辆车相关的所有数据均与卡的id号唯一相关,通过这个唯一的id号,我们可以将诸如用户、车辆型号、车辆牌照、车辆颜色等信息和车辆图像、车辆进出场时间、停车时长、指定停车位编号、泊车路径、应缴费用等信息在数据库中统一起来,便于查询和存储。这样便将收费管理、泊车引导和车辆识别安全监控子系统的数据信息建立在同一个数据平台上,从而将各子系统有效的集成为一个统一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是以管理系统和通道识别系统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网络通讯协议采用tcp/ip协议。系统能有效、准确、智能地对进出停车场的系统车辆(装有电子车牌的车辆)和非系统车辆(未装有电子车牌的车辆)的数据信息识别、采集、记录并按需驻留、上传、处理,并在必要时可以通过相应的人工干预进行补充,以避免非正常事件(非系统车进出)的影响,确保系统有高效的车辆智能放行能力。

  对于智能停车场系统来说,要求灵敏度应该较高,使用的适应性较大,安装不太复杂,同时应该不受昼夜影响可以确保在任何环境下对车辆进行稳定可靠的监控,工程应用方便、免维护、成本也不应该很高。射频识别设备要能实现汽车正常速度通过时,能与电子车卡进行通信;车辆的时间、空间信息、车卡信息及数据处理中心下传指令需在本地保存;系统应定期自检和故障自检,及时上传设备工作状态,以供系统运行中心处理;故障排除或供电恢复后,系统自动重启,确保停车场工作正常、数据传输完整;软件结构模块化;能够满足交通控制设备与监控设备(如道闸、信号灯、电子称、视频抓拍等)的接口需求。

  停车场管理系统运行过程是以顾客停车取车的过程为基础的,停车场的工作流程也始终以用户车辆进出停车场的流程为中心。停车场用户一般分为临时用户和固定用户两大类。当车辆驶入/出停车场天线通信区时,天线以微波通讯的方式与车载射频卡进行双向数据交换,从射频卡上读取车辆的相关信息,自动识别射频卡并判断车卡是否有效和合法性,车道控制电脑显示与该射频卡一一对应的车牌号码及驾驶员等资料信息;车道控制电脑自动将通过时间、车辆和驾驶员的有关信息存入数据库中,车道控制电脑根据独到的数据进行判断来做出放行或禁止的决策。

  通过与传统停车场对比,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既保留了传统停车场的功能,又以原有收费介质为依托,对管理介质进行了改进,选定射频卡作为智能停车场的管理介质。通过需求分析,明确了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所要具备的功能,进而提出了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图。针对停车场的用户群体,分别分析和设计了临时用户和固定用户的出入场工作流程,实现固定用户的不停车出入停车场。

  小结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在住宅小区、大型商厦、工作单位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而人们对停车场管理要求,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急切需求更好的、自动化、方便快捷的管理方式。传统停车场管理存在着管理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服务效率低、资金流失和车辆失窃严重等各种弊端,无法保障投资者的收益及停放车辆的安全,因而严重制约了停车场事业的发展。

  RFID智能系统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降低运营成本,防止员工徇私舞弊乱收费并且整个管理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包括司机身份识别、车辆图像对比、车位自动引导、车辆的出入情况、车位跟踪记录和收费管理、随时查询和打印车辆信息。

相关文章

物联网面临的挑战 3G+WLAN是承载较佳模式...
views 1244
物联网的兴起为3G+WLAN的组网模式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为3G+WLAN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3G+WLAN是随着3G的建设与运营而兴起的网络运行模式。无独有偶,在物联网日益火爆的今天,再审视3G+WLAN的模式与内涵,其特有的潜质非常适合物联网业务的承载。 3G+WLAN是承载物联网...
物联网中,一部分元件负责聪明,一部分负责愚蠢...
views 1336
我爷爷或许曾说过他拥有多少个电动马达,也就是来自汽车、冰箱和电钻这些物件上了。估计我爸爸倒很难搞清楚自己有几个马达,但他应该知道家里有多少设备是带芯片的。 今天,关于芯片的问题我没什么概念,但我可以告诉你有多少设备是联网的。我的孩子对这个有无清晰概念可说不好。 每个时期,我们都想不到新技术会应用到哪...
几十年老漏洞威胁物联网
views 1454
日前,研究人员在Linux内核、几个开源库和一些三星Android移动设备中使用的流行压缩算法中发现了一个20年之久的漏洞。发现这个漏洞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个漏洞可能会影响一些汽车和飞机系统,以及其他运行嵌入式开源软件的消费级电子设备。 在过去几天,我们已经看到了针对Linux内核以及各种开源媒体库...
智能家居与云计算关系全解
views 1683
 文中首先介绍了智能家居与云计算的概念,接着针对传统的海量数据处理方法硬件成本太高,存在计算瓶颈的问题,在云计算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智能家居中的门禁系统、温湿度系统、滴灌系统和照明系统搭建了基于Hadoop的数据处理平台。可以对大量传感信息进行分布式并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向底层设备发送指令以实现智慧化...
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物联网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views 1423
随着欧、美、日等国对经济复苏的渴求愈发强烈,各国开始加紧对物联网的战略布局。我国也高度重视物联网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投入专项资金突破关键技术。 6月17日晚间,工信部在官网公布了2014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名单。在近日发布的《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提出,今...
物联网是什么
views 1765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
被互联网改变的课堂
views 1622
《经济学人》近期刊文指出:教育成本不断增长、教育需求发生变化、以及颠覆性科技的出现,这三大因素将导致传统的大学发生巨大的革新。 MIT斯隆管理评论名誉主编,MIT斯隆管理学院副院长黄亚生引述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Clay Christensen的预测,称美国将会有50%大学因为网上数字教育模式的冲击而...
谈谈物联网和云计算的融合发展
views 1729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见名知义,物联网简单地说,就是“物与物相联而形成的一个彼此互相通信的网络”。其中包含两层含义:它是基于于互联网基础上的一个网络;它有触角己经伸到任何可以通信的物体,能够彼此之间进行信息的沟通。基于此,对物联网可以这样下定义:通过射频...

声明: 本文由( 爱说云网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RFID技术与智能停车场系统:更加安全可靠-RFID

RFID技术与智能停车场系统:更加安全可靠-RFID: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