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4-07-19 栏目:云计算 作者:爱说云网 评论:0 点击: 1,529 次
李文龙不仅仅“BAT”等互联网巨头积极向金融跨界,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金融创新方面也在衔枚疾进。目前中国电信旗下的支付品牌“翼支付”不仅推出了货币基金理财产品“添益宝”,还针对上下游客户金融需求推出了供应链融资产品“天翼贷”,显示出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进一步布局的趋势。
这意味着,在移动端电商、电信运营商不断与传统金融嫁接与融合,催生出新业态。那么,电信运营商在进军互联网金融时有哪些优势?前景如何?
“供应链融资是由电子商务衍生而来,中国电信有庞大的消费者资源,供应链比较长,推进供应链金融很有前景。”资深电商观察员、万擎咨询CEO鲁振旺对记者表示。而且电信运营商具有服务优势,比如,其服务套餐中话费等完全可以融合在电子商务中,既可以简化门店柜台的压力,又能实现移动话费在线销售。再比如电子手机和话费的打包销售,通过产品和服务打包,为在移动端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提供了客户和渠道基础。
迄今,作为已经拿到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支付公司,翼支付不仅应用于水电煤、宽带等缴费业务,还兼具购买火车票、网购等功能,合作商户已超8万家,而已经上线的理财业务也使其“手机钱包”功能更加丰富。基于这些优势,理财和供应链金融成为电信运营商进入互联网金融的突破口。
眼下理财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这源于理财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余额宝等标志性大众理财产品的面世,极大地降低了门槛,让理财真正从“小众市场”转变为“大众市场”,实现了市场的迅速扩容。在电信缴费业务中,在翼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账户中也会有一定的客户资金沉淀,而客户又有资金管理和增值的愿望和需求,这就为运营商版的余额理财服务创新提供了契机。
正因为互联网理财市场潜力很大,电信运营商也积累了一定的客户消费信息以及行为数据,且使用移动支付的客户较为高端、信用等级高,可以为银行和基金公司等提供丰富的客户群,从而提高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针对性。因此,有专家建议,将电信运营商的优势与金融机构的优势相嫁接融合,可实现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深入布局,而添益宝正是由翼支付和民生银行合作推出,也印证了电信运营商切入互联网金融的路径选择。
从阿里小贷到京东小贷,再到天翼贷,供应链融资这一同样具备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创新,正从电信、电商、互联网搜索等不同行业中衍生而出。业界人士表示,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某一行业只要掌握了客户的信息和交易数据,就有创新供应链融资新模式的可能性。目前一些电信运营商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客户群以及交易信息、信用记录,再辅以资金闭环运行、虚拟账号控制等手段,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能形成较成熟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而其他运营商也很容易复制。
不过,鲁振旺认为,电信运营商推出的供应链金融虽然很有前景,但受其自身业务盘子大小的制约,且只能在自身体系内运作,因而整体规模有限。不论是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还是电信运营商,要突破其资金规模、风险控制等限制,真正让供应链融资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仍是现实的选择,如此才能形成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大市场。
从去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创新走过的历程来看,虽然互联网企业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一定冲击,发挥出了“鲶鱼效应”,但并未带来颠覆。而一个良性运转的互联网金融业态,更像是在传统金融业务这颗大树上,与互联网基因、技术、优势不断嫁接,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与电商、互联网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虽有竞争但各有分工的新金融生态产业链,二者之间与其说是竞争,更像是类似上下游的合作关系。
尤其是,货币基金等传统金融业务借助互联网、移动端等发散式的销售渠道,迅速实现了理财意识的普及。由于金融是专业的运作资金、经营信用和风险的行业,而这些特性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难以替代,因此,基础金融服务与渠道创新的结合,仍将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具体到供应链金融,电信运营商上下游拴着众多的配套中小企业,如果其海量的用户和数据信息经过分析评估,形成信用评级,那么可以为小微企业“二次增信”,这是银行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又一机遇。
声明: 本文由( 爱说云网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电信运营商加入互联网金融“战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