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泡沫已经来了

时间:14-06-18 栏目:云计算 作者:爱说云网 评论:0 点击: 1,381 次

昨天的“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中国联通宣布六月将推出个人云服务,即客户端支持所有终端通讯录、邮件、相册的云同步、云备份以及云分享。而同时中国移动也宣布规划上万台服务器投入私有云。都是大手笔。这年头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或者试图进入互联网的公司如果不搞个所谓的云产品就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IT的,但铁哥也要泼冷水的说:“云服务将会是互联网的下一个大泡沫,这个势头已经有所显现。”

脱离云计算的云服务都是伪云

铁哥查了一下,目前各种云服务品类繁多琳琅满目,几乎互联网企业、运营商,甚至与互联网沾边的都有云产品。最近比较火热的有以下几款:BAT的云服务、运营商如联通移动电信的云服务、手机厂商如小米华为中兴的云服务。虽都号称是云服务,但差别较大。表面看这几种云服务都是将用户硬盘内容转存至云服务器中,一方面可减少用户硬盘内存压力,一方面用户可实现实时在线调取信息,方便便捷,一般免费或者收取廉价费用。当然其中不乏有靠云盘等服务来赚钱的,但铁哥认为对于这些大牌企业而言云盘这种私有云服务只是幌子,目的还是大数据。

对似有云用户而言,上传的每条数据云服务器均可读到除隐私之外的信息,如文件名称、大小、用户的习惯、地域、性别等信息都会被云端采集结合云服务的账号体系进行储存。数据量够大,维度够多时数据就会成为一个宝库,可根据数据建立分析模型有效预测用户行为,达到企业本身的商业目的。通过云服务采集用户信息至云端经过云计算达到精准营销,这是所有云产品的共同目的。

这种手法在私有云如各种网盘在这一部分更明显,而如阿里、腾讯这些的云服务器其实是在以云服务来打造内部采集数据闭环,最终还是要实现大数据采集,如淘宝网商的第三方开发公司必须将数据存储在阿里云平台,如ERP系统和网店系统,在阿里云服务器内可保证这些数据不轻易被第三方尤其为竞争对手获得保证自己数据的安全性和独一性。除此还可与第三方公司进行各种合作拿到更多数据。而腾讯云也基本如出一辙,经过微信云认证的第三方开发公司必须将服务器数据迁至腾讯云服务器中……

伪云被吹出来终要破碎

但云计算最终结果是否接近真实不仅取决于数据量更取决于数据维度的多少。BAT这类巨无霸基本拿到了网民在日常浏览、搜索、购买、社交的所有数据,是配得上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称呼的。相比之下,华为中兴联通等云服务只能采集到用户仅有的通讯方面数据,虽然可能本身数据量很大但由于数据维度单一无论如何云计算也很难得到精确结果。而同类披着云服务的各种云产品基本也都是在单一的数据维度中运算,如果得不到精准结果要云服务何用?铁哥开始所说的云泡沫也在此。谁能获得维度更多基数更多的数据谁就夺得了云服务的阵地,显然联通移动华为中兴不在此列,铁哥只能遗憾告诉他们,万台服务器要打水漂了。云服务的泡沫也都是这类企业吹出来,继续下去离破碎不远。

BAT云服务各有千秋各有局限

但BAT如此的云服务也都有其封闭性,短时间内也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大数据。百度由于掌握最丰富的网民搜索数据以及配合百度云盘等云服务产品是最有机会夺得先机的,今年2月,百度与北京卫计委进行所谓“健康云”合作,据卫计委方面表述“百度有云盘,这些帮助我们普遍用户、行业用户、政企用户、通过它的挖掘、分析研究可以对决策形成导向。”确实是划了很大的一块饼,百度原本也是有机会成为凭借海量数据基数以及搜索呈现的众多维度夺得云服务头筹的。但百度长期以来账号体系一直未建立,导致用户行为数据虽多,但很难追朔到具体用户身上。导致数据虽大,到真正云端到个人的用户却少的可怜。因此,百度近两年基本在所有产品中都在打通账号体系,鼓励用户注册,如百度贴吧,已经彻底结束游客模式,未注册用户只能看到少许内容,要看帖发帖回帖必须注册登录百度账号。这一切都是为了账号体系的建立与打通。如果将账号体系打通百度云机会还是很大,百度现在必须改变过去有搜索无用户的问题。

腾讯数据最为丰富,有信息数据、有社交数据、也有各种云端服务产品配合,表面已经完美。但铁哥认为腾讯的问题就是自身太完美,已经完美到要封闭的程度。腾讯自认为自己数据非常完成不需要求助别人,因此在努力打造数据的闭环。最明显就是微信认证的第三方开发公司必须将数据迁移至腾讯云服务中,目的为腾讯不允许微信数据泄漏出去。而一方面腾讯自己也开始对外出售开发公司之前赖以为生的开发模板。如此,第三方公司被逼死,又是腾讯自己在玩,又形成自己一家玩众人纯打工的封闭模式,封闭的环境数据也是有局限性。第三方公司不仅仅是开发者,还肩负推广以及新鲜数据导入的职责,很显然这些工作腾讯自身很难做到。数据的大对于腾讯是把双刃剑,看怎么利用了。

而阿里云起步最晚,09年才开始。而阿里最大的问题是购买数据过多,社交以及正常知识浏览数据维度过少,很难得出真正精准结果。阿里入股微博,从数据角度考虑也在弥补这个缺憾。但问题在于新浪微博用户账号是否与阿里账号体系打通是个问题,现在新浪在热闹推微博网店,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打通双方账号体系,但究竟效果如何我们再观望。

突破局限唯有开放共享

铁哥认为,真正的云服务一定是基于全网民的全网范围行为而开展的。现在的云服务表面是开放实则是各家为战的封闭圈子的所谓云平台。真正的云服务应该是抛开门户之见在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共享,这也是互联网开放精神的体现,最终经过云计算实现精准的信息与营销的推送,使信息传递至最需要他的用户处。因此对于天翼华为这种所谓云产品真心没必要继续下去,还不如放下身架与巨头合作实现数据的共享或部分共享,达到自己的更高的目的。如此,才能挤出云服务的泡沫。

但对于BAT巨头让其完全抛开门户偏见是不可能的,在此铁哥只能呼吁下“再开放些,再开放些吧!”

相关文章

谷歌透明性报告:美政府索取用户数据次数增长...
views 1391
北京时间9月16日早间消息,谷歌周一发布了半年度的透明性报告。谷歌在此次报告中表示,在全球各地政府对刑事犯罪进行调查的过程中,谷歌正面临披露用户信息的更大压力。此外,一些国家持续开展的监控项目也带来了压力。 谷歌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政府部门对谷歌提出的用户信息披露要求环比增长15%,而过去5年...
思科大战亚马逊,你知道为什么吗?
views 1673
思科大战亚马逊,你知道为什么吗?. 外媒消息称,思科计划开始向企业用户推出“云”计算服务,并承诺在未来两年投入10亿美元,杀入当前被亚马逊统治的云计算市场。 该报道称,思科将投资兴建数据中心,帮助运营名为“思科云服务”(Cisco Cloud Services)的新服务。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制造...
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及集群、网格、云计算的区别...
views 1076
并行计算:并行计算是相对于串行计算来说的。可分为时间上的并行和空间上的并行。 时间上的并行就是指流水线技术,而空间上的并行则是指用多个处理器并发的执行计算。例如基于CUDA编程。并行计算的目的就是提供单处理器无法提供的性能(处理器能力或存储器),使用多处理器求解单个问题。 总结:并行的主体 -- 处...
移动互联网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views 1667
面临着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的逐渐发展,二者的区别就是:移动互联网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而PC互联网是人与网上服务之间的链接。虽然在PC互联网我们也可以通过QQ等工具和朋友连接,但是只要一离开座位,这个连接就中断了。就象固定电话一样,如果我们不在电话旁边,别人就找不到我们,所以PC互联网人和人的连接是...
什么是云计算
views 1583
云计算是指通过因特网提供的应用和服务。这些服务从数据中心遍布世界各地,它们共同被称为所提供的“云”。这个比喻代表了互联网的无形的,但普遍性质。    “云”的概念,简化了参与在线服务的网络连接以及计算机系统。事实上,很多网络图使用云代表了互联网的形象。这象征着互联网的广泛的覆盖范围,同时简化其复...
云创存储荣获国家科技部2013年度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
views 1462
    2014年12月18日,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评审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13年度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获奖名单公示的通知,根据《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评选方法》,云创存储顺利通过审核,凭借自身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对民营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荣获“2013年度民营科技发展贡献企业奖”。      ...
浅淡私有云存储:高效、可靠、安全的存储池...
views 1310
由于众多客户部署技术的模式由内部部署转为外部部署,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大公司纷纷投入巨资,构建公有云存储解决方案。   云存储服务可以节省成本,因为用户没必要购买及管理自己的基础设施。它还让用户可以提高灵活性,减少存储容量。   但公有云存储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数据;出于安全、法律或合规方面的...
戴尔与贵阳市政府开展大数据及云计算领域合作...
views 1367
北京,2015年1月20日——戴尔今天宣布,与贵阳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展开一系列合作,通过共建云联合实验室、搭建混合企业云平台以及开展相关大数据人才培训等方式,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贵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戴尔将进一步拓展在中国企业级市场的覆盖,助力中国地方经...

声明: 本文由( 爱说云网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云服务泡沫已经来了

云服务泡沫已经来了: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