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4-12-04 栏目:云计算平台 作者:爱说云网 评论:0 点击: 1,441 次
在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之前,媒体曾曝光了一封马云今年三月写给全体员工的内部邮件。在邮件中马云谈到这个时代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正在走向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DT(data technology)数据时代。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思想意识的巨大变革。”DT时代的最大特征是分享,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全球最大的商品、用户、交易数据库;全球最大的支付平台,信用体系;全球最安全高速的云计算平台……这些资源,我们需要懂得分享和学会如何分享,构建更加低成本、高效率的商业社会,能够让更多人参与和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新商业文明。”马云在信中说。
在很多年前,马云就曾说过,未来的互联网最大的难点也是竞争的焦点,一定是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上。现在的产业发展态势显然正在兑现他的预言,全社会、各个产业领域正在感受并经历着互联网所带来的强烈冲击,利用数据来加速产业变革的互联网化是每一企业与每一类社会元素无可选择必须经历的裂变。
而他的互联网正在进入激发生产力阶段的观点与业界很多大佬不谋而合。不久前,用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文京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如果说我们此前感受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更多是集中在消费层面,将之定义为“消费互联网”时代的话,那么接下来我们将真正进入用互联网激活和释放生产力的阶段,我们将之定义为“产业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时代。企业互联网时代,将透过从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全产业链的数据整合,通过数据驱动来进行企业经营。到那时,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消费、企业的营销,更将改变很多生产和制造方式,改变行业和产业的游戏规则,加速产业和商业的变革。
成为数据驱动的公司 推动所有领域互联网化
以金融行业为例,马云做银行不是真的要做传统银行,是希望用数据和互联网金融的方式“倒逼银行业变化”,希望做互联网化的银行。对于农业、旅游、物流、交通等更多所有的传统产业的参与目的同样如此,希望助力所有的传统产业互联网化。事实上在阿里巴巴最近收购和入股的传统产业领域里,有一个共性,即这些公司都与这些传统行业中的数据直接关联,恒生电子做金融信息化,石基信息专注旅游信息化,中信21世纪做药品信息化平台,了解每一个领域的行业特征和数据特征是助力这些行业互联网化的关键。但与所有的IT公司做信息化也不一样,阿里巴巴不仅仅是一个IT工具公司,因为拥有足够多的资源以及积累的大量互联网经验,它可以做出传统经济与互联网经济融合的新商业模型来,带动传统行业改变和创新。
今年7月的一天,辽宁省农委信息中心主任牟恩东在出发去杭州之前发了一条微博。“马云请县域电商百强县长喝酒,我去说说辽宁电商进村入户的事。” 7月3日一早,100余位县市书记、县长来到位于杭州西溪的阿里巴巴园区,阿里巴巴的西溪园区的“首届县长会议”会场因人多挤到了门外。阿里巴巴加速农业电商的推进力度,希望通过与政府对接、搭建物流系统等,深入布局农业电商的生态。根据阿里巴巴研究中心测算,2013年阿里各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达到500亿元,2014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
原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在刚刚举行的中国信息化形势高层研判会议上坦言,推进农业信息化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营销,二是农业核心生产。电子商务是阿里巴巴的强项,利用电子商务带动农资产品的营销应该没有悬念,而种子与优化种植等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利用数据来改变和优化农业生产将成为另一个关键的环节。阿里巴巴在过去关注的重点是电子商务,这仅仅是切入点,无论是往上还是往下都有机会牵动整个产业。
从农业到旅游,从物流到交通,从体育到娱乐……其实所有这些元素也都将集中体现在“智慧城市”当中,推进智慧城市同样是阿里巴巴的重要建设工作。今年2月27日,阿里巴巴与海南岛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规划总投资50亿元,在试验区建立中国首个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互联网城市―智慧互联网港湾,阿里巴巴的数字娱乐和游戏产业总部基地将落户该试验区。按照阿里巴巴CTO王坚介绍,这个智慧互联网港湾,将是未来城市的雏形,将主要依托阿里云来为政府、企业、居民、游客提供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终端服务,搭建集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依托支付宝互联网金融和渠道优势,为消费者和全岛居民提供在线支付解决方案,利用阿里的电子商务优势、利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探索搭建离岛免税品网络销售平台,给顾客提供定制服务。
除了海南岛,阿里巴巴已经先后与贵州、浙江、河南、河北等7个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阿里巴巴加速与政府和城市的合作与“捆绑”,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质疑,尤其是资本界,马云在美国上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阿里巴巴不会“嫁”给政府,只会和政府“谈恋爱”。他希望利用阿里巴巴的种种资源、阿里巴巴正在打造的基础设施,不仅能为企业、公司服务,也能广泛运用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便利百姓衣食住行,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效率,助力政府进行职能转变,推动政府的互联网化。负责这些智慧城市项目落地与实施的是阿里巴巴的“数字中国”事业部,这个名称并没有对外公布,这个名称在某种意义上真正昭示着阿里巴巴正在推动的公司战略演进意图:希望利用阿里巴巴的资源、阿里巴巴的技术和服务、阿里巴巴的经验,加速中国所有产业、所有领域的互联网化进程,带来新一轮的商业变革。
大数据和云计算是“互联网化”的核心
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在阿里巴巴集团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过,因为云计算、大数据是阿里巴巴推动线上线下整合,拥抱传统产业、推动传统行业互联网化的核心利器,也是阿里巴巴从IT迈向DT实现业务转型的核心支撑。
在2010年以前,云计算只是阿里巴巴支撑业务运营的一个关键IT,之所以要自己研发云、之所以要去“IOE”,开始的初衷并不是像外界想象那样出于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而是传统IT成本实在太高,架构实在太不灵活,可扩展能力太差。曾连续5年审批阿里巴巴集团IT预算的王坚,每次都被巨额增长的IT经费“吓到”!从2008年开始阿里巴巴在王坚的带领下开始研发云计算来支撑整个集团庞大的业务运作。经过这么几年苦挨的研发和与用户的互动锤炼,阿里云已经度过了技术与服务成熟必经的“黎明前的黑暗”期,成长起来,并且赶上了中国云计算发展的黄金年代,在阿里巴巴新转型战略中终于派上了大的用场。2013年8月15日,阿里巴巴正式运营服务器规模达到五千台(5K)的“飞天”集群,成为中国第一个独立研发拥有大规模通用计算平台的公司,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外提供5K云计算服务能力的公司。此前,全球掌握这种能力的公司仅有Google、亚马逊等少数几家。今年7月8日,阿里云计算发布大数据产品――ODPS。通过ODPS在线服务,小型公司花几百元即可分析海量数据。ODPS可在6小时内处理100PB数据,相当于1亿部高清电影。
阿里与多个省份的战略合作签署现场,多处看到了阿里巴巴集团的CTO王坚,从研发“飞天”到跨越5K门槛再到今天阿里云拥有的格局,应该说王坚是阿里云关键灵魂人物之一,在王坚看来,互联网公司一定是数据公司,要推动传统产业互联网化,事实上就是要推动传统产业、传统企业变成数据驱动的产业、企业,而要从数据中获取财富一定要依靠成本最低的云计算,而且是公共服务的云计算,只有云计算能够让大数据挖掘财富成本最低且可持续运营。云计算的核心,包括共享性、按需分配、极致效率、高性价比等特性,事实上体现的正是互联网的精神,互联网与云计算相生相随,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全球最好的云计算服务事实上是来自互联网阵营或是能够提供大量互联网运营服务的企业的关键原因。王坚说,我们希望推动各个领域变革,希望更大范围地分享获得更高的透明度以及更极致的效率、更个性化的服务,这一切必须要借助云与大数据才有可能落地。
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智能分析,阿里为国计民生领域服务的前景无疑是巨大的,并正在进一步走向应用落地的实践中。据消息报道显示,6月27日,河北省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将为河北省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及民生服务等领域提供统一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共同建设基于云计算与数字的智慧河北。以医疗领域为例,双方将共同打造基于云计算的河北“智能食药监”信息化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设重点涵盖了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综合业务平台,平台可推动河北省医药、医保、医疗的数据逐步打通,从而完善药品追溯机制,保障百姓用药安全。设想这一类基于云计算海量数据处理能力的社会数字化服务平台被真正建设起来,人们购买的每一盒药品都可被追踪,市场上每批次药品由谁生产,经历哪些层级销售,进入哪家医院或药房,最后卖给了谁,任何销售环节、任何一盒药品都可被追溯到,通过数据追踪假药无所遁形,医药安全监管体系将可获得极大提升。在统一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支撑下,海量的在线数据互联互通后,通过合理有效的分析运营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化学反应,并将激发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警务、智慧医疗等领域实现一系列创新式的发展。
目前,阿里巴巴正在以“云+大数据+阿里资源”这样的组合拳来开启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市场,加速阿里巴巴“数字中国”梦的落地进程。5月27日,中国气象局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希望共同挖掘气象大数据的深层价值。中国气象局希望利用阿里云计算平台实现对气象数据,包括60多年的历史气象数据、全国2万多个观测站、卫星雷达等,以及国际交换等多元气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进而提供短期、中期、长期的更精准、更多元的气象预报数据品。与此同时,与高德地图合作打造基于位置的气象信息预警服务,未来,高德地图可以告诉你15分钟后1公里内的气象状况,某条街道24小时前刮过很大的西北风,前方500米的立交桥下有3米深的积水,某条路因为暴雨可能爆发泥石流等。此外,中国气象局与菜鸟网络的合作也被提升到重要的层面,双方联手在多个层次深度合作,提供多样化的气象服务,及时预警保障快递人员的人身安全,依托事实监控及预报精细化道路交通气象服务,为菜鸟物流仓储园区提供全面的气象环境评估等,避免物流园区选址在暴雨多发、多积水、山洪地质灾害地区,影响物流园区的长期运行效率。
在正在开启的移动互联时代,前段时间大家的注意力都在“端”上,而忽略了这个时代的核心事实上是要通过“云与端”的互动来释放和激活生产力,而阿里似乎开始找到了在移动互联“云+端”或者称之为产业互联网该有的打法,阿里巴巴要从“云”打向“端”。马云在内部信中坦言,“今年我们将全面从云打到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他看来,端带动云,云丰富端,数据创造价值,推动体验。阿里巴巴现在正在透过阿里云布一个更大的“数据局”,从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到无线产品开发者的创业平台,再到阿里云正在渗透的金融、医疗、政务、交通、气象等行业以及海量互联网用户的基础服务和应用,有了这些丰富的各行各业的大数据局,阿里巴巴推动这些行业的互联网化就有了可能。
与云栖小镇一起迭代 共同构建DT时代新生态
阿里巴巴在推动“数字中国”梦的路上已布下多个领域的“局点”,要想把这些局点串起来,变成线,变成面,变成熊熊燃烧的互联网化之火,依然需要成千上万的伙伴和庞大的生态系统。
今年以来,包括浪潮、东软、东华软件、易华录等一大批ISV、SI等企业都与阿里云在智慧城市、政府与公共事务等领域进行了结盟,在很多人看来,在推动一切互联网化的大潮之下,这些在传统行业、传统企业信息化市场耕耘多年的ISV和SI们与做计算基础设施的阿里云走到一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从理解传统产业、传统企业的维度来看,他们的能力和积累是阿里云欠缺的,阿里云上也需要大量这样的应用,而阿里云平台在各个领域的快速渗透创造的市场机会和互联网行业经验也同样是他们所看中的,所以这样的优势互补,结盟是必然选择。底层IT基础架构厂商与上层的ISV、SI合作,无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一直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新浪潮之下,中国的IT产业发展再也不能够继续走老路了。“在中国推动信息化,很多问题从来不是信息化主体之错,而是围绕他们转的这些ISV、SI这些IT厂商之责任。”王坚说:“大家熟知铁路购票系统12306,其设立的出发点是希望提供更多便利、更好的公平性以及更快捷的效率。系统建好之后,之所以每到购票就遭遇瘫痪,就怨声载道,这不是铁道部的过错,而是这些给铁道部提供解决方案的厂商之过,两年前曾有人问过我,阿里云能解决12306的问题吗?淘宝的双十一的交易量远远高于的春节高峰购票,阿里云可以支撑双十一,为什么不能够支撑12306。只是我们当时没有这样的机会,而现在阿里云需要更主动、更多地与整个IT生态一起用云计算和真正互联网的方法来帮客户解决问题。”
云计算的生态今天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从IT走向DT的时代,大幕才刚刚开启,整个IT生态将面临更多的转型发展。2013年10月24日,在阿里云上的许多独立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以及各种服务提供商、大大小小的用户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云栖小镇”联盟,大家希望互相分享经验,一起探索云上的事,“一起去做创新的事”。在这个小镇里,既有中软国际这样几万人的软件大公司,也有博客园这样很小的小公司。博客园是一个程序员分享平台,到目前为止也只有4个人,他们的程序员所分享的文章中有70%-80%是吐槽使用阿里云过程所遭遇的问题。通常在过去意义上的产业联盟当中,很少有允许这样“异类”分子存在,但在云栖小镇这样的成员是真实的而且是被尊重的,因为在云栖小镇不在乎你是大公司还是小企业,不在乎你是说好还是坏,重要的是分享,是一起去探索,一起去找问题,一起去找答案,一起去“迭代”。用互联网的方式来构建DT时代的生态系统,云栖小镇是一个开始,未来会是什么样,后面会有更大的惊喜。
声明: 本文由( 爱说云网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云计算生态发展,推动所有领域互联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