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泡沫已经来了

时间:14-06-18 栏目:云计算 作者:爱说云网 评论:0 点击: 1,169 次

昨天的“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中国联通宣布六月将推出个人云服务,即客户端支持所有终端通讯录、邮件、相册的云同步、云备份以及云分享。而同时中国移动也宣布规划上万台服务器投入私有云。都是大手笔。这年头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或者试图进入互联网的公司如果不搞个所谓的云产品就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IT的,但铁哥也要泼冷水的说:“云服务将会是互联网的下一个大泡沫,这个势头已经有所显现。”

脱离云计算的云服务都是伪云

铁哥查了一下,目前各种云服务品类繁多琳琅满目,几乎互联网企业、运营商,甚至与互联网沾边的都有云产品。最近比较火热的有以下几款:BAT的云服务、运营商如联通移动电信的云服务、手机厂商如小米华为中兴的云服务。虽都号称是云服务,但差别较大。表面看这几种云服务都是将用户硬盘内容转存至云服务器中,一方面可减少用户硬盘内存压力,一方面用户可实现实时在线调取信息,方便便捷,一般免费或者收取廉价费用。当然其中不乏有靠云盘等服务来赚钱的,但铁哥认为对于这些大牌企业而言云盘这种私有云服务只是幌子,目的还是大数据。

对似有云用户而言,上传的每条数据云服务器均可读到除隐私之外的信息,如文件名称、大小、用户的习惯、地域、性别等信息都会被云端采集结合云服务的账号体系进行储存。数据量够大,维度够多时数据就会成为一个宝库,可根据数据建立分析模型有效预测用户行为,达到企业本身的商业目的。通过云服务采集用户信息至云端经过云计算达到精准营销,这是所有云产品的共同目的。

这种手法在私有云如各种网盘在这一部分更明显,而如阿里、腾讯这些的云服务器其实是在以云服务来打造内部采集数据闭环,最终还是要实现大数据采集,如淘宝网商的第三方开发公司必须将数据存储在阿里云平台,如ERP系统和网店系统,在阿里云服务器内可保证这些数据不轻易被第三方尤其为竞争对手获得保证自己数据的安全性和独一性。除此还可与第三方公司进行各种合作拿到更多数据。而腾讯云也基本如出一辙,经过微信云认证的第三方开发公司必须将服务器数据迁至腾讯云服务器中……

伪云被吹出来终要破碎

但云计算最终结果是否接近真实不仅取决于数据量更取决于数据维度的多少。BAT这类巨无霸基本拿到了网民在日常浏览、搜索、购买、社交的所有数据,是配得上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称呼的。相比之下,华为中兴联通等云服务只能采集到用户仅有的通讯方面数据,虽然可能本身数据量很大但由于数据维度单一无论如何云计算也很难得到精确结果。而同类披着云服务的各种云产品基本也都是在单一的数据维度中运算,如果得不到精准结果要云服务何用?铁哥开始所说的云泡沫也在此。谁能获得维度更多基数更多的数据谁就夺得了云服务的阵地,显然联通移动华为中兴不在此列,铁哥只能遗憾告诉他们,万台服务器要打水漂了。云服务的泡沫也都是这类企业吹出来,继续下去离破碎不远。

BAT云服务各有千秋各有局限

但BAT如此的云服务也都有其封闭性,短时间内也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大数据。百度由于掌握最丰富的网民搜索数据以及配合百度云盘等云服务产品是最有机会夺得先机的,今年2月,百度与北京卫计委进行所谓“健康云”合作,据卫计委方面表述“百度有云盘,这些帮助我们普遍用户、行业用户、政企用户、通过它的挖掘、分析研究可以对决策形成导向。”确实是划了很大的一块饼,百度原本也是有机会成为凭借海量数据基数以及搜索呈现的众多维度夺得云服务头筹的。但百度长期以来账号体系一直未建立,导致用户行为数据虽多,但很难追朔到具体用户身上。导致数据虽大,到真正云端到个人的用户却少的可怜。因此,百度近两年基本在所有产品中都在打通账号体系,鼓励用户注册,如百度贴吧,已经彻底结束游客模式,未注册用户只能看到少许内容,要看帖发帖回帖必须注册登录百度账号。这一切都是为了账号体系的建立与打通。如果将账号体系打通百度云机会还是很大,百度现在必须改变过去有搜索无用户的问题。

腾讯数据最为丰富,有信息数据、有社交数据、也有各种云端服务产品配合,表面已经完美。但铁哥认为腾讯的问题就是自身太完美,已经完美到要封闭的程度。腾讯自认为自己数据非常完成不需要求助别人,因此在努力打造数据的闭环。最明显就是微信认证的第三方开发公司必须将数据迁移至腾讯云服务中,目的为腾讯不允许微信数据泄漏出去。而一方面腾讯自己也开始对外出售开发公司之前赖以为生的开发模板。如此,第三方公司被逼死,又是腾讯自己在玩,又形成自己一家玩众人纯打工的封闭模式,封闭的环境数据也是有局限性。第三方公司不仅仅是开发者,还肩负推广以及新鲜数据导入的职责,很显然这些工作腾讯自身很难做到。数据的大对于腾讯是把双刃剑,看怎么利用了。

而阿里云起步最晚,09年才开始。而阿里最大的问题是购买数据过多,社交以及正常知识浏览数据维度过少,很难得出真正精准结果。阿里入股微博,从数据角度考虑也在弥补这个缺憾。但问题在于新浪微博用户账号是否与阿里账号体系打通是个问题,现在新浪在热闹推微博网店,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打通双方账号体系,但究竟效果如何我们再观望。

突破局限唯有开放共享

铁哥认为,真正的云服务一定是基于全网民的全网范围行为而开展的。现在的云服务表面是开放实则是各家为战的封闭圈子的所谓云平台。真正的云服务应该是抛开门户之见在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共享,这也是互联网开放精神的体现,最终经过云计算实现精准的信息与营销的推送,使信息传递至最需要他的用户处。因此对于天翼华为这种所谓云产品真心没必要继续下去,还不如放下身架与巨头合作实现数据的共享或部分共享,达到自己的更高的目的。如此,才能挤出云服务的泡沫。

但对于BAT巨头让其完全抛开门户偏见是不可能的,在此铁哥只能呼吁下“再开放些,再开放些吧!”

相关文章

云计算“走出去”:机遇与挑战并存
views 1650
云计算“走出去”: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4-10-22 云计算与大数据 云计算是一个能够集中数据和信息资源的产业,因此各国都将其列入严密控制范围之内。例如,我国就对国外云计算企业建设数据中心、开展云服务等有所要求。中国企业在国外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在近日举行的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上,某集团...
IDC预测2015十大科技趋势:中国与亚马逊成主导...
views 1061
北京时间12月4日上午消息,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今天发布研究报告,对2015年的科技行业进行了展望,认为“第三平台”的创新速度将会加快。  IDC所谓的“第三平台”可以追溯回2007年,指的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的下一代软件。“第三平台”的增长也成为本次预测的主要着力点,但除此之...
云计算进汽车厂,或改变汽车制造模式...
views 1123
从今年第六届云计算大会中为制造业专设的技术论坛,到国家对于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都体现着制造业的地位与价值。制造业包含的内容很广,这其中以汽车制造最为典型。中国作为汽车大国,在2014年汽车的保有量达到了1.4亿辆,虽然数量巨大,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水平与国外相比并不成熟。制造创新能力以及产业链的整合优...
谷歌陷入移动端营收危机 三星拟推移动支付产品...
views 1251
中云网每天连线硅谷,呈现最新鲜资讯!这里的“硅谷”指的是国外具有典型性和创新性企业代表。 1. 谷歌陷入移动端营收危机 股价创52周新低 12月16日,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大通的分析师阿姆斯(DougAn...
向云中的迁移比预想顺利,我们该感谢什么...
views 1381
在过去的2014年,云计算对大家不再陌生,而且它仍然在快速发展。我们会发现,云服务已经成为IT“新常态”的一部分。在云中部署业务,进行得似乎比我们想象的顺利得多。 公有云在系统运行方面表现良好 尽管在2014年, 微软Azure、Amazon Web Services及一些公司的云服务出现过故障,...
云计算三种联盟 谁能更胜一筹?
views 1179
        单纯从技术架构上看,云计算确实在十几年前就出现了。十几年走下来,对云计算到底是什么的认知,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改变。      5年前,云计算是圈地,是数据中心,是云端的服务器和存储。2年前,云计算变成了应用,变成了随取随用的“电力”。而今天,云计算则彻底变成了生态。很难有厂家再宣称自己...
云计算决定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views 1300
 如果说LTE4G标准是奠定解决移动互联网网络瓶颈的基础,当终端与用户越来越多时,我们会看到类似android、IOS、windows phone、Palm等多种多样丰富的OS在支撑着移动互联网的网络与数据应用。     一些声音支持运营商尽可能的去占领终端市场,比如移动推出OPHONE,联想和苹果...
云存储供应商的发展之道:云的机遇在增值...
views 1208
虽然很多云存储服务供应商都无法在价格战中击败亚马逊,但是云存储市场中还有着其它可让他们抓住的良机。 根据当年合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云存储供应商们共提供了1EB以上的存储空间,这预示着存储系统市场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即传统存储公司的业务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近期云存储市场上出现了新的供应商、新的功...

声明: 本文由( 爱说云网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云服务泡沫已经来了

云服务泡沫已经来了: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读者排行